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自己,带你一起感受记者的甘甜与辛苦,再现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与情怀。
歌曲《这首歌,唱给中国记者》,来源:中国记协
正在直播
已有人点赞
厦门网
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自己,带你一起感受记者的甘甜与辛苦,再现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与情怀。
歌曲《这首歌,唱给中国记者》,来源:中国记协
厦门网
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梦乡之中,厦门日报社的报纸发行员就已经活跃在全市的大街小巷里——他们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报纸,第一时间送到了订户的报箱里,365天,天天如此。
厦门网
他是谁:连永和,厦门日报发行有限公司送报员,从业12年
他在哪儿:集美后溪
他的心里话:每天的工作就像一次小旅途,读者的期待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肯定。
早上5点多的厦门静谧而美好,人们还在梦乡之中,他已经来到厦门日报后溪发行站,等待今天报纸的到来。他负责集美北部工业区、五月花片区的报纸投递工作,经常“披”着露水,载着“热腾腾”的厦门日报、海西晨报,活跃在大街小巷中,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订户的报箱里。他就是厦门日报发行有限公司的送报员连永和。
连永和,2012年10月加入厦门日报发行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送报员,坚持每日清晨送报,至今已有12年。作为一名80后,他笑称,相较于60、70后的老前辈,在同等情况下,他骑车速度比较快,一个片区送下来能快个20分钟左右。
整理报纸
接到报纸后,连永和开始整理和核对报纸种类、客户订阅数量;整理好后,将报纸装车,就开始踏上每天3至4个小时约50公里的送报之旅。
连永和走街串巷送报
连永和说,加入这行业之前,他尝试过各种职业:进厂打过螺丝,在景区做过保安……直到加入厦门日报社后,才有了职业归属感。他打心底喜欢送报员这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不仅给了他稳定的收入,还能接触到各类人群。“我每天都把这工作当成小旅途,游走于各个村庄、小区、工厂……之间。”他说。
在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也积累了很多难忘的故事。其中,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让他印象颇深。这位老人住在集美东安村,看报十几年了。每次连永和送报到他家时,他都在门口等待。在交谈中,连永和了解到,因为年龄大了行动不便,每天看报成了他最持久的习惯与爱好,也是感受外面世界的渠道。
叶厝村霞梧里有一家金铺,金铺老板是厦门日报与厦门晚报的忠实订阅者,在连永和接手的十几年中,这位老板从未间断过对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的订阅。“每天收到我送的报纸后,他都迫不及待地翻阅。”连永和说。
连永和坦言,“其实在送报过程中,读者的一句‘来了’‘这么早’‘喝茶’等简单问候,便是对我们送报员最好的肯定。这让我们在各类天气中,都迫切地想把报纸第一时间送达读者手中。”(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张静莹)
厦门网
大家可能会觉得,当电台主播好轻松,一档节目最多一两个小时,一张嘴一闭嘴就好了。大家不知道的是,主播们要熟悉稿件,要与导播沟通确定设备,要开嗓。甚至有些还不能吃早饭,因为嗓子会被黏住、会打嗝?接下来,为您揭秘早班DJ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厦门网
他是谁:万辉,厦门经济交通广播《早班直通车》主持人,主持该节目14年
他在哪儿: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大厦《早班直通车》直播间
他的心里话:感谢听友们的支持和陪伴,是他们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坚守岗位,为听众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帮助。
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万辉开车来到交通指挥中心,简单吃了早餐后,开始准备直播内容。
清晨六点多,城市的轮廓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此时气温只有十几度,空气中带着一丝初冬的清新与寒意。
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过空旷的走廊,脸上挂着的温暖笑容,小万子来到交通指挥中心,匆匆解决早餐后,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走进直播间。
直播间内,设备排列得井井有条。小万子坐到那张熟悉的椅子上,开始节目前的准备:调试耳麦,确保声音清晰无杂音;浏览最新的交通资讯,挑选贴近民生、能引起听众共鸣的话题……
“大家早上好,问候各位,我是小万子……”7点整,带着诙谐与幽默的声音响起,为正在赶往工作岗位的听众们送去一如既往的轻松和快乐,让忙碌的一天从一份美好的心情开始。
从2011年加入这个节目,到现在已经14年,每周直播六天,每天早起准备。在小万子的主持下,《早班直通车》不仅成为了一个提供交通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让听众互动交流、分享本地生活信息的温馨社区。
入行多年,小万子亲身参与了很多新闻事件,“难忘的事情很多,每一次大型直播和新闻采访都会有很多记忆深刻的事。”
有一次在直播早高峰节目时忽然接到一起突发事件的求助电话,急需开辟绿色通道。小万子和团队赶紧打破常规节目,联系各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呼吁在路上开车的人们及时让路,联合交警、120等部门通力合作,最终当事人得以及时就医。这件事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能帮助到他人,是有意义的。
正因如此,小万子始终保持着热情和专注,希望为听众带去最好的节目体验。(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沈伟彬)
厦门网
厦门网
在当今的融媒体时代下,媒体拥有了报、网、端、微、头条、抖音、视频等更多平台,系统化集成、立体化传播要求更高,值班主任就像“中央厨房”中烹饪新闻大餐的“大厨”,有沉着的思考、有思想的碰撞、有果断的决策,每一次选题策划都关系到您看到的最终新闻。
厦门网
她是谁:于婧媛,海西晨报时政要闻部副主任,从业16年
她在哪:厦门日报新闻大厦8楼
她的心里话:在融媒体时代的大潮中,要求我们始终秉持着优化与创新的理念,将“融媒体策划,移动优先”的战略思维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今天是本轮值班的最后一天,值班的一天从发出报题小程序开始,监控线索、找题、派题、开早会、讨论报纸、官微、视频号选题......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迅速变革,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新变化。
今天也是记者节,提前就布置了报纸的记者节策划、视频号策划和报网直播互动,她说,这个节自己给自己过,必须要过出仪式感。
现在值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只需专注于报纸的采写与编辑;而现在,她还需要兼顾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与推广。如今,海西晨报的记者们在现场采访时,首先举起的不再是传统的相机或笔记本,而是智能手机。他们通过报社“深融夜校”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采访、拍摄、剪辑、出镜等多项技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融媒体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她总是与记者们保持紧密沟通,极大地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多样性。
在新闻采编的实践中,于婧媛不仅坚守在新闻一线,参与新闻的采写工作,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出了新闻人的担当与勇气。今年3月,一条关于《为了病危的女老师,今天厦门献血点排起长队》的新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当晚11点多,她在朋友圈看到这条信息后,立即从床上起身,迅速撰写稿件,并第一时间通过晨报视频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出去,成功抢占了移动传播的先机。次日清晨,她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海沧血站、中心血站等地,深入一线采访市民献血情况,随后又赶赴医院,采访患者家属,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了这一爱心事件的感人瞬间。
在融媒体策划方面,于婧媛始终坚持“移动优先”的原则,确保新闻报道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这些报道不仅迅速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更有多篇报道的阅读量、转发量突破了10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充分展示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巨大影响力。(海西晨报·厦门网融媒体记者 黄晶晶)
厦门网
厦门网
记者,记录者,记录时代的印记,记录城市的发展。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今,无论是专业型记者或复合型记者,都在打破传统的记者边界,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记录者,都在凸显着媒体的专业性。
各家媒体也都在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组织策划了精彩的主题报道,记录在纸媒、跃动在镜头、呈现在新媒体。
厦门网
她是谁:林晓云,厦门晚报文化新闻部记者,从业18年
她在哪: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家中
她的心里话:“记者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能够见证并参与了自己城市18年来的变化跟发展,这是何其有幸的一件事情。”
十点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幽静的小径上。厦门晚报记者林晓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敬意,轻轻敲响了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家的门。门开的瞬间,看到郑小瑛老师那和蔼又充满艺术气质的面容,林晓云想倾听的兴奋劲到了顶点。
林晓云深知这次采访的分量,每一个问题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能挖掘出郑老师心中对于音乐艺术普及的深刻见解和宝贵经验,她也希望通过采访报道,能为厦门的音乐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方向。她拿出录音笔、笔记本和精心准备的问题清单,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热爱决定了我的职业,我热爱新闻和艺术,很想记录厦门的文艺艺术故事。”林晓云说,其实她并不是新闻科班出身,在厦门大学音乐系读完硕士,她通过招聘考试进入厦门晚报社工作,成为了一名记者。
18年来,林晓云就像一位执着的守望者,一直深耕在文化艺术领域,用手中的笔记录着厦门这座艺术之城的点点滴滴。从古老街巷中传出的南音袅袅,到现代剧院里上演的精彩话剧;从街头巷尾充满创意的涂鸦,到美术馆中令人沉醉的画作;从民间艺人指尖诞生的精巧手工艺品,到大师们精心雕琢的艺术巨作,每一处艺术的展现,都被她用心捕捉,化为纸上跃动的字符,编织成了厦门独特的艺术画卷。
“记者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因为这个职业,我们可以参与,而因为这个工作,我们可以在一个长时间的维度里进行见证。”林晓云说,“而能够参与并见证了自己城市18年来的变化跟发展,这是何其有幸的一件事情。”
今年是陈嘉庚诞辰150周年,厦门晚报策划了《重走嘉庚路,共圆复兴梦》的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林晓云和同事们一整个月都在嘉庚先生走过的城市采访、直播,追寻先生足迹,踏遍青山,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但是比起辛苦,更让林晓云印象深刻的是,通过这次主题采访,让她重燃了对记者这份职业的激情。
“道阻且长,我心依‘燃’。我把本次经历作为题材,参加福建省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讲述了其中的故事,拿了银奖,9月还在北京赛场上讲给全国各地同行们听。
林晓云说,“记者这个职业,我已经从事18年了,但我觉得自己依旧有一颗燃烧的心,支撑我去完成这样有价值的工作。厦门故事,我会继续讲下去。” (厦门网·海西晨报记者 马庆伟)
厦门网
厦门网
她是谁:廖媛,厦门广电集团厦门卫视记者,从业9年
她在哪:龙山文创园
她的心里话:“新闻工作让我遇见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也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
廖媛与同事准备出发前往龙山文创园(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方钇洲)
十一点,车缓慢驶进龙山文创园,在一处小楼下停了下来。打开车门,廖媛手拿着话筒走下车,随即和摄像记者一起走进楼内的一间工作室。“哈喽,好久不见!”和采访对象热情地打了声招呼,廖媛便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作为一名专注于涉台和涉外新闻报道的记者,廖媛曾多次驻点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通过镜头展示两岸关系和海外华人生活的多元化视角。不久前,她刚结束了在沙特的采访回到厦门,迅速调整好状态便投入到工作当中。听闻这位好久不见的台青“老朋友”最近拓展了新事业,包括运营今日头条账号、做两岸书画交流等,她便带上摄像记者一起前往对方运营的工作室录制人物采访。
廖媛与摄像记者一同采访台青(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方钇洲)
在采访的过程中,廖媛详细了解这位台青近期的工作日常。“账号运营现在吸引了多少粉丝?”廖媛通过引导式提问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为了捕捉其最新动态,她在工作室里拍摄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呈现其融入厦门的点滴。
廖媛最初是怀揣新闻理想进入这一行,随着时间推移,这份热爱里更加入了责任。回忆起这些年的点滴,她觉得自己收获满满:在马来西亚驻点时,采访过最后一位南桥机工;驻点台湾时,采访到词作家方文山……这些采访经历也化作一篇篇热气腾腾的新闻报道。
廖媛在沙特采访。资料图
近期在沙特的采访经历,让廖媛印象深刻:“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友好和热情令我倍感自豪!”她表示,沙特的路人遇到自己时,都会用中文说“你好”。尤其是在拍中沙合资的延布炼厂时候,一位手持AK47的沙特军人,看到她是中国记者后,破例允许她在禁止进入的区域做短暂等待停留。等到要离开沙特的那一天,当地人排队与她合影的场面,更让她深感这份职业带来的独特意义。
2023年,廖媛驻点新加坡时,参加了新加坡厦门公会举办的第十六届“国民融合千人博饼庆中秋晚会”。在这场晚会里,参会的华人华侨很多都是“厦门籍”,百桌千人喜庆博饼的景象,耳边缭绕着熟悉的闽南语,还有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都让她在异国他乡倍感亲切。“每周,当地的华人还会开展闽南文化学习,长辈会通过口口相传等形式,将闽南文化传授给年轻一代。”廖媛说。作为记者,能够通过新闻报道将这些珍贵画面记录下来,她觉得十分有意义。
廖媛的镜头不仅在两岸间游走,更跨越地域、连接人心。她感慨道:“新闻工作让我遇见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也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她希望在未来,继续通过自己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镜头,讲述好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故事,让观众看见真实多彩的海外生活。(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连芊 方钇洲)
厦门网
厦门网
厦门网
AIGC开启了内容与媒介的新篇章,也推动着各大传媒向智媒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厦门新闻界各媒体单位也在纷纷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积极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厦门网
她是谁:陈倩,厦门广电融媒体中心垂类工作室副主编,从业10年。
她在哪:厦门广电融媒体中心办公室
她的心里话:对于每一位新闻从业者而言,首要之务在于强化互联网思维,紧跟媒体发展的时代步伐,熟练运用新兴技术,持续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同时,必须坚守原则,确保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秉持“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同一底线”的严谨态度。
下午3点多,阳光正好,厦门广电融媒体中心内一片忙碌。“文生图这里的文字描述我觉得可以更丰满一些……”陈倩和她的同事们正聚精会神地围坐在电脑前,紧张而兴奋地探索着AIGC融媒体产品的无限可能。
陈倩编辑生成AI视频,并结合新闻主题与同事讨论。
他们巧妙地运用了前沿的AI制图技术,对鼓浪屿八卦楼、五通灯塔、山海健康步道等厦门的地标性建筑进行了深度的图像处理和创意重构。AI算法仿佛拥有魔法般的力量,将这些建筑以全新的视角和风格呈现出来,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和面貌。
在他们的精心操作下,一张张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AI图片如泉水般涌现,令人目不暇接。随后,这些精美的图片又被巧妙地转换成短视频的形式,通过各个媒体平台进行发布。“这样新奇有趣的视频,给不少粉丝带来了奇妙的视觉冲击,更加受欢迎!”陈倩说。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融媒体中心,除了日常的找选题、开早会、拍摄采访、平台运维等工作外,每周都会有一段特别的时间,留给大家研究学习或者挑战新的技术手段和拍摄手法。去年,陈倩和同事们就是在这里,参加了福建省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并创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亲们,村主任喊 你回家咯!》。“虽然当时是第一次制作,对平台也不熟悉,但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大家都很满意,也给网友们带来了较好的互动体验。”陈倩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他们首次尝试采用了“互动视频”技术。
借助闽南语AI大模型,陈倩的话语被转化为闽南语音频。
随着新闻媒体的变革,新的形势和挑战也接踵而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守住互联网主战场?陈倩表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实就是用户思维。要做好正面宣传,就要让主流思想舆论贴近用户需求、适应阅读习惯,这是媒体挺进主战场时必须面对的考验。
就像他们正在积极研发的AIGC融媒体产品、互动视频等一样,他们正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推动新闻报道从单向式、传统式传播向场景式、交互式传播转变。他们希望将新闻从“平面”变为“立体”,让更多网友喜欢他们的融媒体产品,建强主流舆论阵地。(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沈伟彬)
厦门网
TV透栏目数字虚拟人小妮与其原型记者罗珍妮对话
厦门广电技术中心260平超高清新闻演播室
(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沈伟彬)
厦门网
厦门广电新闻中心编辑机房
姚婕正在紧锣密鼓地编片,以保障晚间新闻的顺利播出。
厦门广电新闻中心将AI技术应用在新闻制作中,让新闻更加好看好玩。
(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沈伟彬)
厦门网
厦门的发展,离不开各驻厦央媒、省媒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从生态文明的厦门实践,到高质量发展厦门行,驻厦央媒、省媒深入报道,推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厦门网
她是谁:梁晓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厦门节目制作室制作人,从业15年
她在哪:厦门燕来福医院
她的心里话:从热爱涂涂写写到勤于涂涂写写,初心不变!从记录见闻到书写时代,践行不止!
今天是记者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梁晓蕾背着大包小包的采访设备,风风火火地穿梭在采访现场。从业15年的她已经具备写稿、拍图、录视频等“十八般武艺”,常常一人身兼数职。
下午五点,她来到厦门燕来福医院,采访一位特殊的“老朋友”。
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厦门蕴藏着许多两岸融合的故事,央视总台“台海之声”开辟全媒体专题《第一家园》,挖掘报道了许多台湾同胞来厦就业实习、生活起居并在这里找到归属感的生动故事。梁晓蕾从事对台传播报道十余年,也因此与很多在厦台胞台青结缘,此次采访的“老朋友”即厦门燕来福医院的总经理寿彦轩,是一位在厦门打拼的台商二代。
“认识寿经理的时候还是几年前,当时他还在做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但是现在他已经建成了一家较有规模性的以中医中药临床实践和闭环式健康管理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梁晓蕾认为,台胞融入祖国大陆发展的热情是与日俱增的,我们可以从每一个真实、鲜活的新闻故事中看到他们融入祖国的强烈意愿以及对融合发展的坚定信心,“台湾同胞生活慢慢地步入正轨,慢慢地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如何讲好两岸故事,对外传播中国声音,也是梁晓蕾每天都在思考的事。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她和团队以央媒平台为基础,用技术赋能,打造一个以闽南语作为语言载体的对外传播矩阵——“闽南+”,通过新的途径、新的方式,做好对台以及对全球闽南语族群的文化传播。“一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另外一个是把全球的华人,尤其是闽南语族群凝聚起来,共同推动统一事业。”梁晓蕾认为,厦门地处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中心,极具国际化和现代化,以闽南语为抓手,未来一定能挖掘出更多精彩故事,更好地呈现厦门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与多元魅力。
今年以来,驻厦央媒持续关注厦门,从生态文明的厦门实践,到高质量发展厦门行,各媒体深入挖掘推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所属融媒体平台播发各类聚焦厦门的报道1000多条,其中《新闻联播》近50条,《新闻和报纸摘要》近40条,数量超过去年同期,头条报道、单条报道大幅增加。此外,《人民日报》及所属融媒体平台共计发稿1490篇次,《人民日报》报道124篇次;新华社各平台以多形式、多语种、多终端浓墨重彩宣传报道厦门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等方面举措、成效,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卢心茹)
厦门网
她是谁:林闻,福建日报记者,从业2年
她在哪: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一号馆
她的心里话:这份职业,不是在随意游荡,而是在不断地追踪、挖掘、记录,用笔和镜头承担起传递真实信息的使命。
那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台风季。台风来袭,作为记者的她,必须冲到前线。哪怕穿着雨衣,但雨水还是找到了缝隙,湿透了衬衫。站在街道上的她,手里握着录制设备,眼镜上满是水珠,视线模糊,不得不用手擦去,保持一点清晰的视野。
在风雨中,她和消防队员来到被困群众的家里,看到被风吹断的树枝、积水成河的街道、紧急避难的人们。尽管环境恶劣,但她坚持记录下了这场自然灾害的直接影响,这些信息对于公众了解情况、做出反应至关重要。“当我终于回到车里,换下湿透的衣服,感到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尽管身体疲惫,但我知道,我尽到了记者的职责。”
她就是林闻,来自福建日报的一名记者,这是她成为文字记者的第二年。曾有人形象比喻,记者是政治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等,的确如此,在过去的一年,她逐渐正常成为了一名“六边形战士”。
常有人好奇地探问,记者的日常工作是否充满了逛展览的闲适和欣赏不同风景的惬意?其实不然。在她看来,记者的工作远非外界所想象的那般轻松。这份职业,对她来说,不是在随意游荡,而是在不断地追踪、挖掘、记录,用笔和镜头承担起传递真实信息的使命。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相关报道过程中,她们团队精心策划每一条采访路线,联络各个点位,确定参观内容和被采访对象。她们穿梭于厦门的各个区域,从现代化的观音山会展片区到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区,每一个点位都留下了她们忙碌而充实的身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策划采访方案时,她们特别注重将厦门的城市发展与投洽会的主题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厦门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与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也为厦门的对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海西晨报·厦门网融媒体记者 陈嘉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省级媒体播出相关涉厦报道8631篇,其中,在报纸平台上发表稿件1150多篇,新福建平台4200多篇,共计5350篇。其中,《福建日报》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厦门创新创造典型亮点,报网端微联动,聚焦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和文化特色等,在报纸平台上发表稿件1150多篇,新福建平台4200多篇,共计5350篇。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福建新闻联播》《福建卫视新闻》《午间新时空》《东南晚报》《现场》等主档新闻栏目播出相关涉厦报道1152条,其中头版头条152条,在传统大屏新闻报道外,官方微信视频号“福建发布”微信视频号1-10月原创及转载276条短视频作品、福建国际传播中心原创短视频53条、海博TV客户端原创转载相关报道超1800篇。
厦门网
他是谁:薛洋,海峡导报社驻台记者,16年从业经验
他在哪:台北第一女中
他的心里话:驻台记者是两岸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能够被单位选派驻台其实是一种荣耀。
作为海峡导报社的驻台记者,今年是薛洋职业生涯中的第七次驻台,也是驻台生涯的第十个年头,他本人累计在台时间超过两年。
今天,薛洋的采访对象是台北第一女中语文教师区桂芝,采访的主题是“岛内中学生的政治倾向以及如何应对‘台独课纲’”。区桂芝曾因严词批评“台独课纲”声名鹊起,成为网红。如今她经常出席公开活动,为中华文化发声。采访很成功,区老师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薛洋提前准备的问题,他相信文章发表后,会让读者有所启发。
谈起驻台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薛洋脑中立马出现的,是2018年2月初的花莲大地震。那场地震中,有大陆游客被掩埋在废墟中生死未卜。“我第一时间搭乘台铁前往现场,当得知有陆客一家五口被困在其中生还希望渺茫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薛洋说,当时余震频繁且级数大,他在慈济医院写稿时,就遇到一次大余震,房屋剧烈震动,室内一时间惊呼声连连。最后,他还是克服忐忑不安的心情,圆满完成各项采访任务。
今年10月,薛洋在台风天外出采访。(资料图)
驻台一次短则3个月长则半年,期间不能返回大陆。离开家人朋友,薛洋有时候也会觉得孤独。他就尽量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很充实,让自己暂时忘记思念家人之苦。“但更多的是一种荣耀,驻台记者是两岸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能够被单位选派驻台其实是一种荣耀。”薛洋说。
厦门网
作为厦门各区新闻宣传工作的指挥中枢,各区融媒体中心担负着各区重大宣传任务和辖区各级各类媒体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发布等重任。经过4年的建设和发展,融媒体中心基本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资源互通、要素整合,让主流舆论的声音更响亮。
厦门网
金秋时节,同安上陵村稻田里稻浪起伏,谷香四溢。此刻,晚稻已成熟,迎来了又一年的收割季。
今天,同安区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了一场秋收特别报道,采访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主持人亲自下场,穿上围裙、袖套和靴子,体验割稻子、打谷子、晒谷子等传统农活,体会丰收的喜悦。
此次报道是同安区融媒体中心一次常态新闻策划。近年来,同安区融媒体中心聚焦创新创优,强化精品节目生产,先后有多部作品获得福建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在刚刚揭晓的2023年度福建新闻奖评选中,就有3件作品获得三等奖,这与他们在节目创作中,紧抓宣传主旋律,锚定创优焦点开展精品节目创新是分不开的。
和同安区一样,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翔安区融媒体中心,作为厦门各区新闻宣传工作的指挥中枢,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政务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厦门网
《我们》
厦门网
《记者一直在路上》
厦门网
厦门网
《奔赴》
厦门网
厦门网
编辑是干什么的?他们是稿件的“把关人”,前方记者写的每一篇稿件,都要经过编辑“火眼金睛”的锤炼,才能和读者朋友见面。
他们是新闻热点的“追踪者”,时政新闻、社会事件、娱乐体育,都是他们的关注点。
他们也是别人口中的“夜猫子”,拥有敏锐的触觉,可以快速拎新闻的要害,让新闻更出彩。
厦门网
她是谁:朱子渝,厦门日报新闻编辑中心编辑,从业4年
她在哪:厦门日报新闻大厦二楼夜编中心
她的心里话:好新闻的背后一定有一支密切配合的采编团队,作为编辑和团队一起把新闻作品打磨得好上加好,是我工作中最有获得感的时刻。
现在是记者节当天晚上八点,正是大部分人的下班休息时间,而对于朱子渝来说,这恰恰是她的上工时间。她安静地坐在电脑前,梳理、调整、精炼每一篇稿件,用她的火眼金睛为读者们“守关”,力求将最清晰、最准确的内容呈现出来。接下来,她要开始对版面进行编排、送审、送校,直至凌晨2点下班。日复一日的深夜工作让她逐渐适应了“夜猫子”作息,但也磨炼了她的抗压能力和细致耐心。回忆起从业以来的收获,她笑着说:“最大的进步就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冷静下来,抗压能力不断增强。”
原来,初入职时,她负责都市新闻版面,工作内容较为灵活,能自由调配并加入自己的风格。后来调至要闻版面后,她面对着全新的挑战——时常会接到新华社临时发来的重要稿件。这些稿件不仅内容严肃,还要在极短时间内编辑完毕,且不能有任何差错。朱子渝坦言,在从都市新闻到要闻的过渡期,她经历了不小的压力,期间常常去找前辈请教问题,还专门把工位搬到前辈旁边。经过一年多的磨炼,她逐渐掌握了要闻编辑的方法,现在的她处理起要闻稿件已经得心应手。
随着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也在积极寻求转型。朱子渝深有体会:“我们现在在版面设计和内容编辑上也在尝试‘短平快’的网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年轻读者。”今年的98投洽会期间,报社推出了“动起来的报纸”,通过AI技术让展会照片动起来,甚至在厦门解放75周年特刊中给老照片上色并赋予动态效果。一些外国商人看到自己的照片动起来时,甚至开心地将报纸收藏起来。她说,这样的创意让纸媒焕发出新活力,让读者不仅仅是看,还能互动,报纸也不再只是平面的阅读体验。
朱子渝对自己的编辑工作要求极高。不管是面对要闻版面,还是都市新闻版面,她都坚持逐字逐句地精读,确保没有任何疏漏。她笑着说:“再晦涩的稿子我都要看三遍,特别是校对看完后,我自己还会再一字一句地过一遍。”在她眼中,这不仅是工作的责任,更是对新闻的敬畏。
在新闻这条路上,朱子渝表示,将会继续沉心静气地编辑每一个字,用严谨和耐心,让报纸在数字时代继续发光。(海西晨报·厦门网融媒体记者 傅曦颖)
厦门网
AI共创 让报纸动起来
厦门网
对于常上夜班的人来说,报社食堂的那一份夜宵,既能暖胃,也能暖心。
厦门网
他是谁:黄木成,厦门日报社食堂厨师
他在哪:厦门日报新闻大厦食堂
他的心里话:我成了夜班一线同事们的“深夜食堂守护者”,陪伴着这些在深夜里忙碌的新闻人,为深夜奋战的记者们带来一份特别的温暖。
黄木成,厦门日报社食堂的一名厨师,自2014年进入报社食堂以来,已经在这个岗位上辛勤工作了十年。每当轮到他负责夜宵时,他便成了夜班一线同事们的“深夜食堂守护者”,陪伴着那些在深夜里忙碌的新闻人,为深夜奋战的记者们带来一份特别的温暖。
黄木成的日常工作细致而繁忙,尤其是在夜班供餐时。他通常下午四点开始准备夜宵,如果当晚有汤类菜品,他会提前熬汤,为夜班记者们提供营养的温暖菜肴。到了晚上九点,黄木成会开始洗菜、备菜,并在十点准时上菜。牛肉面、沙茶面、杂酱面……这些都是他根据夜班记者们的喜好特别准备的“必备菜”。他说:“夜宵的菜要荤素搭配,既不能让他们吃得太油腻,也不能让他们饿着。”这些贴心的安排,让记者们在深夜里得到了最直接的关怀。每当看到一线同事们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食堂,他的心里总是特别踏实。
谈起在食堂工作中的温暖瞬间,他回忆起一个难忘的夜晚。有位新入职的记者在第一次吃到他的面线糊后激动不已,连声称赞,夸赞夜宵“比外面的还好吃”,第二天还特意回到报社来再尝一碗。这些简单而真挚的反应让他感到无比欣慰和成就感。他说:“看到他们吃得开心,我也很满足,他们经常夸夜宵丰盛,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白费。”
在黄木成心中,食堂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像是夜班记者们的“家”。他希望通过一份暖心的夜宵,陪伴他们度过忙碌的深夜,也默默祝福这些夜猫子们能在每个深夜里都能找到一丝温暖的慰藉,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海西晨报·厦门网融媒体记者 傅曦颖)
厦门网
深夜时分,厦门金尚路287-289号的厦门日报社印刷厂里,灯火通明。版样接收、制版、上纸、上版、印刷,自动折页、裁切、捆扎……有条不紊,步步精准,容不得半年差错。作为报纸生产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印刷直接影响着新闻是否“落地”。
厦门网
他是谁:吴国明,厦门日报社印务运营中心印刷部副主任,从业32年
他在哪:厦门日报社印务中心
他的心里话:印好每一份报纸,满足读者的看报需求,是我们印刷人的责任。
凌晨一点,大多数人早已进入梦乡,厦门日报社印务中心依然灯火通明。
在传版制版室内,值班人员接收编辑部传来的版面,仔细核对日期、版序等细节,并进行组版。吴国明不时地与夜编值班主任沟通传版信息,确保传版时效;核对版面信息无误后,通知制版人员根据不同的报纸种类、批次,按不同印刷机型及时出PS版。
印报车间的技术人员,迅速装版上机,伴随着“轰隆轰隆”的声音,印刷机开始运转起来,技术人员即紧张又有条不紊地进行墨色的调整、图片的套准。吴国明和车间值班主任及派驻印厂的校对人员,三者同为第一读者:再次核对日期、版序、色序等,并确保报纸内容准确无误。
凌晨三点,一份份报纸新鲜出炉。在印刷过程中,吴国明不时地抽检飘着墨香的报纸,以确认墨色均匀、图片色彩清晰……严把“印刷质量关”。
报纸“出炉”记。
1992年,吴国明大学毕业后,进入厦门日报社印务中心,从事报纸印刷工作。32年的时间里,他见证着印务中心的发展,亲历印刷设备的更新、印报团队技术的提升、报纸印刷质量的提高。
在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厦门日报》连续二十几年获精品级称号,这一荣誉也让吴国明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目前,印务中心除了印刷《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西晨报》外,也承接书籍、报刊杂志等的印刷工作,还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闽西南分印点。
“我热爱印刷行业,30多年如一日;同事间的凝聚力、团结协作及对工作的责任心,也在无形中激励着我。”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吴国明对报纸印刷工作的热爱,没有改变。(厦门网·海西晨报融媒体记者 连芊 方钇洲)
厦门网
记者节这一天
我们以记者的名义
完成了对记者行业的全景直播
向每一位不忘初心的新闻工作者
致敬!
厦门网
没错
我们就是熬夜界的扛把子
我们见过凌晨123456点的
中山路、环岛路、厦禾路……
一支笔
一部相机
一个话筒
一台摄像机
记录社会发展、时代变迁
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虽然已经是9日了)
也是新闻工作者如常(超长)的一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无论寒冬酷暑,不管风雨交加
奔赴在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
当你看到我的时候
我在路上
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
新闻在路上
厦门网
总策划:陈炜明 林君
统筹:赖旭华 于婧媛
记者:张静莹 沈伟彬 黄晶晶 马庆伟 连芊 方钇洲 卢心茹 陈嘉汶 傅曦颖
编审:廖文焱 李伊琳
设计:黄亮
前端:郑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