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政府新闻办“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

厦门市政府新闻办“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

正在直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经市委同意,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近期请全市六区和6个市直主要部门出席,介绍各区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工作举措、经验成效。
直播

厦门网

2024-12-05 16:30:00

上官军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0场,我们邀请到市商务局局长、市口岸办主任陈颢颖,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珍雅,市商务局副局长、会展局局长喻皓,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辉艺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今天的议程有两项,第一项,请陈颢颖局长围绕“奋力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 为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贡献力量”主题为大家作介绍;第二项,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我们首先请陈颢颖局长作情况介绍。

厦门网

2024-12-05 16:32:00

陈颢颖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厦门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挖掘内需潜能,促进两个市场在厦门联通、两种资源在厦门联动,商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进出口总额从744.9亿美元增长至1348.7亿美元,年均增长5.6%;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从175.7亿美元增长至411.7亿美元,年均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79.1亿元增长至2743.3亿元,年均增长8.9%,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年,我们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

厦门网

2024-12-05 16:33:00

陈颢颖

  (一)推进开放合作,提升外循环层级。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大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是外贸保稳提质走深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6%,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占比从57.9%提升至74.7%,“新三样”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内外贸一体化、外经贸提质增效等方面入选全国试点,获评全国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正向激励支持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综合排名位列第一档,文化出口基地综合评价位居全国首位。

  二是外资保稳促优取得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3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省比重从25.2%提升至45.8%,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从24.6%提升至48.3%。截至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厦投资,实际使用外资超420亿美元,6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厦投资115个项目,外资企业贡献了全市超1/2的工业产值、超1/4的税收收入和约1/8的社会就业。

  三是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大,投资贸易伙伴已达238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与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增长3.2倍。“走出去”战略稳步实施,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跨国经营步伐加快,全市累计境外投资项目达1588个,中方投资额突破200亿美元。两岸经贸合作稳步推进,大陆率先授予台资企业地方“老字号”名号,在厦台资企业突破1万家,今年对台贸易额有望突破500亿元大关,成为大陆对台海运快件中心。

厦门网

2024-12-05 16:36:00

陈颢颖

  (二)挖掘内需潜能,增强内循环动力。着力扩大内需,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大力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高端产业加速集聚。2019年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区、指挥部、国企“一盘棋”的招商体系,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签约落地一大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高能级项目,其中百亿级重大项目9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入库招商项目2767个,计划投资额4094.3亿元,项目当年开工率89%、投资完成率75.5%。

  二是消费提振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9%,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出台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家政、旅拍等特色服务消费品牌驰名全国,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首店总数、直播电商GMV等均居全省首位,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连续五年全国第一,成功引进米其林指南在厦开城。

  三是会展产业不断壮大。加快实施“会展+”战略,旅游会展产业跃升为千亿产业链,投洽会、石材展、佛事用品展成为全球细分领域规模最大的会展活动,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位居中国城市前十。2023年厦门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全市展馆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跃居全国第七。今年1-10月,全市会展经济效益234.8亿元,同比增长13.7%。

  (三)推进对接联动,促进双循环畅通。以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循环在厦门连接打通、相互促进为关键环节,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

  一是供应链领军地位凸显。深入实施供应链主体倍增计划,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及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12家企业入选全国示范企业,钢铁、煤炭、纺织品、橡胶、粮食等大宗商品供应链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市供应链企业超过2.3万家,2023年销售额达3.9万亿元,贡献了全市14.2%的GDP和17.5%的税收收入。

  二是口岸环境加速升级。加快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升级,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航空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被国务院列为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连续第三年被列入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厦门空港进出口通关时效位列十大空港口岸第一位,连续五年“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测”名列前茅。

厦门网

2024-12-05 16:40:00

陈颢颖

  下一步,全市商务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厦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以综合改革试点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巩固提升特色优势,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厦门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商务力量。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商务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一是精准施策,推动存量企业提质增效,加大增量项目招引,推动商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夯实商务高质量发展基础。二是推动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持续推进综合改革,深化试点示范创建,主动探索对外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聚焦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促进两个市场在厦门联通、两种资源在厦门联动。一是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一批特色商圈和消费品牌及服务,创新消费场景,加快汇聚全球消费资源,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二是打造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深入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加快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建设,持续优化供应链发展生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三是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建设高水平的市场规则体系,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巩固提升外贸外资基本盘。

  (三)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招商引资、会展产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前瞻性谋划,全力开展项目攻坚,力争落地开工一批规模大、产业优、带动强的项目。二是深入实施“会展+”战略。发挥会展业关联性强的优势,强化会展对产业、贸易、消费、招商的带动作用,实现会展业与主体产业的融合。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厦门网

2024-12-05 16:43:00

上官军

  谢谢陈颢颖局长的介绍。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机构。

  现在开始提问。

厦门网

2024-12-05 16:44:00

人民网记者提问

  作为全国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请问下一步厦门将如何继续做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工作?

厦门网

2024-12-05 16:44:00

林珍雅回答

  感谢您的提问。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应该说,在以外循环为主的开放阶段,厦门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红利,也造就了目前仍高达118%的城市外贸依存度。在当前复杂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下,外贸在高位基数上面临了较大的发展压力,更加需要在国内大市场上有所耕耘有所收获。自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后,我市成立由分管市领导担任召集人的全市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出台促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统筹商务、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形成发展合力。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包括遴选57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其中“多元培育自主品牌助力企业双向市场开拓”入选商务部首批内外贸一体化典型案例。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从主体培育、市场开拓以及生态建设三方面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新路径,支持企业增强国内国际经营能力,实现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一是做大做强内外贸一体化主体。健全外贸自主品牌特色培育机制,持续开展外贸自主品牌培育工作,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外贸企业向自有品牌运营转化,塑造国际化品牌,提升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龙头、骨干、中坚、成长等梯度精准培育机制,持续开展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认定工作,支持企业增强国内国际市场运营能力。

  二是支持国内外市场开拓一体化。实施推进“厦企出海”三年行动方案,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推动内销为主的专精特新企业拓展海外订单,提升外贸发展潜力;开展“鹭行天下”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境外专业品牌展会,促进国际国内供采对接;结合市、区消费节活动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支持优质外贸企业国内消费市场推广。

  三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生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高效统一的流通体系和市场环境,完善内外贸监管机制,构筑坚实可靠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构建有利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发挥信用保险作用,加大对白名单企业投保内贸险保费扶持力度,支持厦门信保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协同,提升内贸信用保险承保能力。

厦门网

2024-12-05 16:48:00

厦门日报记者提问

  厦门市获评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更拥有国内四大供应链集团中的3家,请问市商务局在供应链的推动和建设上有哪些经验和思考?

厦门网

2024-12-05 16:48:00

陈颢颖回答

  感谢您的提问。

  自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以来,市商务局聚焦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全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供应链科创中心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厦门特色经验和做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市领导协调及部门联动机制,出台《提升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五年行动方案》,形成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主体培育。实施供应链主体倍增计划,已形成全国示范企业12家、市级试点企业67家、“白名单”企业1177家的梯度培育矩阵,建发、国贸、象屿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占据国内4大供应链核心集团的3席。目前,全市供应链相关企业超过2.3万家,2023年供应链业务规模接近4万亿。

  三是打造创新标杆。加强数智赋能,成立全国首家供应链科创中心,支持供应链头部企业打造、迭代产业互联网平台,为全行业提供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服务。充分运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供应链协作基金。支持核心企业打造了一批数智化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目前厦门已构建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浆纸、钢铁、铝、煤炭、粮油、棉纺、橡胶、PTA等大宗商品领域的供应链业务居全国前列,为国内外数10万家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投洽会期间,我市成功策划举办了2024供应链合作创新大会、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等重磅活动,吸引美国ADM、瑞士嘉能可、新加坡托克等全球知名供应链企业1500多位嘉宾齐聚厦门,彰显了厦门供应链在全球行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号召力。这次会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主席宣布2025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峰会将在厦门举办,这将进一步奠定厦门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标杆城市地位。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进一步发挥供应链优势,不断增强全球范围内供应协同和资源配置能力,完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生态,创新一批国内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厦门模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运转,助力我市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建设。

厦门网

2024-12-05 16:50:00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当前,厦门正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请介绍一下厦门市会展业发展情况,以及会展业如何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厦门网

2024-12-05 16:51:00

喻皓回答

  谢谢您的提问。

  会展业是具有极强带动性和辐射性的平台型产业,能为当地带来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消费等方面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的聚合,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有力推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发展会展业的城市之一,厦门是国内外知名的会议展览目的地。2012年至2023年,厦门共举办展览2119场,展览面积2179.6万㎡,投洽会、石材展、佛事用品展先后成为国际同类展会中全球规模最大的会展活动,形成了以投洽会为领头雁的会展业雁阵模式,多次荣获“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十大会展城市”等称号,以会展活动为引领,第二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大会展”产业生态圈已经建立。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会展+”战略,强化会展对产业、消费、招商、文旅的带动作用,会展业投资促进、招商引资的平台型作用进一步发挥。今年9月,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举办,吸引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近8万名客商参会,签约投资项目688个,计划总投资额4889亿元。石材展、佛事用品展、厦门眼镜展等自主培育的品牌展会持续扩容。成功引进并举办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展览会、中国兽药大会暨展览会、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暨慕尼黑文体节,培育2024国际工程供应链发展大会暨展览会等高能级产业会展项目。各专业展览活动的举办,有力的促进了我市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石材、佛事用品制造、供应链、动漫影视、旅游、海洋及广告等产业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下一步,市商务局(会展局)将坚持实施“会展+”战略,持续优化会展营商环境,培育会展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会展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厦门会展业向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加快打造“国际会展名城”,助力我市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

厦门网

2024-12-05 16:54:00

厦门广电记者提问

  当前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我市火热开展,请问目前进展和成效如何?商务领域采取了哪些举措保障惠民政策直达消费者?

厦门网

2024-12-05 16:54:00

吴辉艺回答

  谢谢您的提问。

  国家出台补贴政策,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是一项利企惠民的重大政策,也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商务局坚决贯彻落实,全力推动汽车、家电、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昨天(12月4日),全市以旧换新补贴将近62万笔,政府补贴约6.1亿元,拉动消费超过53亿元。其中,汽车更新补贴超过2万台,补贴约2.8亿元;电视、冰箱等8大类家电换新将近27万台,补贴约2亿元;厨卫、智能家居等产品“焕新”补贴33万笔,补贴约1.3亿元。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我们建立了有力的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加强与发改、财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及时落实补贴资金、强化供需对接、优化审核流程、维护市场秩序,定期召开专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堵点卡点问题。

  其次,我们持续优化补贴实施细则。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我们先后出台了5个实施细则。实施过程中,市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政策优化的“金点子”,我们及时回应,比如:放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时间,从8月31日上溯至6月24日;又如:增加空气净化器、干衣机、暖风机等补贴品类,厨卫、家居产品补贴品类达到38类;此外,取消了家装厨卫单笔消费门槛,并将单笔消费补贴上限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5000元。

  我们不断扩大参与商家覆盖面。截至目前,我们发布6批参与商家名单,共有企业395家,线下门店超过800家。线上渠道涵盖了京东、淘天、拼多多、快手等电商平台,以及万翔、厚礼汇等自营平台,市民无论线上线下,都能方便舒心地挑选心仪商品、享受优惠补贴。厦门的一些地产品也广受消费者欢迎,我们会同工信部门组织九牧、奥佳华、瑞尔特、金牌、大白等家居产品企业参与换新补贴活动,实现助企惠民双赢。

  让消费者用好补贴、享受优惠,政策才真正落到实处。市区两级商务部门设置了专线咨询电话,及时答疑解惑、回应公众关切;我们制作了多期宣传视频和海报,在全市公交、地铁、楼宇电梯等播发,会同各区组织以旧换新进社区、进商圈、进展会活动,希望补贴政策触达广大消费者。

  能够坐下一家子的新车、工作不卡顿的新电脑、每天定点工作的扫地机器人……市民的每一笔订单背后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积极践行商务为民宗旨,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消费场景,加大宣传力度,让补贴红利更快、更便捷地惠及广大市民群众,让更多绿色、智能高品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共享美好生活。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持续关注、积极参与。

厦门网

2024-12-05 16:59:00

上官军

  感谢吴辉艺副局长的回答。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厦门网

2024-12-05 18:42:00

金句海报

往期实录

X